数字乡村是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化技能的提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发展和转型过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中国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题词
11月22日,以“美丽乡村生活”为主题的2019浙江农博会暨东西合作消费扶贫农产品展在萧山区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开幕,安楚数字村解决方案馆在中央与舞台相邻的数字村展区同步揭幕。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彭家学,浙江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冯文平,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王伟,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赵阳高领导莅临展厅深入了解安楚数字村解决方案,并结合基层农业产业数据的收集整理,数字村庄、数字大脑、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并提出宝贵建议。同时充分肯定和支持安楚'
据了解,安楚数字村解决方案是建立在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以构建满足农业农村实际业务需求的应用为导向,立足于解决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以农业农村信息系统为切入点。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出发点,目的是全面掌握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监督、用数据服务。做出决策,并使用数据进行创新。
目前,安楚农业农村大数据项目已陆续实施,融合平湖、衢州、文城等县(市)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
数字村“低进”弯道超车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GDP的34.7%数字乡村方案,且渗透率数字经济进入农业的仅占7%。在三大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服务业转型快于工业,工业转型快于农业。
面对汹涌澎湃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浪潮,面对空前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复杂的农业巨系统,站在信息化发展的脚下,只能“看‘数据技术’而叹息” .”
这似乎是农业“低端”的不幸:与工业、服务业等对信息技术创新高度敏感、适应性强的“年轻”产业相比,农业从前线缓慢增长社会生存线,缺乏顶层设计,资源整合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差异明显。这些因素都与统一标准化的数字信息技术背道而驰。
但这也可能成为农业弯道超车的转折点:在数据信息化和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磨合和适应过程中,一批草根通用标准化理论和前端智能应用已经积累。“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但这不是劣势而是优势。这让农业从IT时代到DT时代节省了大量的沉没成本。” 在安初数码村展区,安初社长孙黎明正站在数码屏前向参观者介绍详情。
用数据改变农业,先行者的落地实践
与场馆内的其他展区和展馆不同,安楚数字村展区的参观者更多的是仔细观看和聆听,不时结合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抽象或具体的问题:“农业信息我该怎么办?如果数据不全面,数据不对称?”,“农村数据这么大,这么复杂,我们如何才能充分收集和有效利用?”,“从这个大数据屏幕上,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可以赚钱明年?”、“小规模经营能力不行?接上大市场,有帮助吗?”……这些游客有的来自市(区、县)内外的农业系统该省,有些是连接消费市场和生产端的农业经营主体。
该怎么办?围绕解决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两大关键问题,安楚给出了“1+1+5N”的答案:即以数字村庄大脑为核心,依托数字村庄运营中心,覆盖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等N个应用场景在公共服务、农村治理等多个应用领域。
第一个“1”指的是数字村庄大脑,即数据中心数字乡村方案,是数字村庄的核心。数据中心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获取数据准确,用准确的基础数据帮助业务决策;第二阶段是打通各种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业务决策;阶段,人工智能阶段,通过算法预测业务。第二个“1”是数字村运营中心。因为数据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分析,数字村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化工程,它需要不断的运行。5N代表数据可用后的数据应用方向,主要针对生产管理五个领域的应用,
为方便参观者对本方案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安楚特在展区一侧开辟了文成县数字村建设“示范区”。+5N框架下,“黄莓精准种植”、“一二三产业融合”、“产销融合”、“产业布局图”、“美丽乡村”、“信息进村入户” ”、“精准扶贫”等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据的一小步与科技的一大步相连,而安楚的一小步现在看来只是农业数字化发展的一部分,但它植根于农业产业服务和农业。农村基层。数字化运营最终会汇聚在端口上,连点成线,形成一个覆盖整个数字村的大数据网络。“用数据改变农业”,或许,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