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面振兴农村,抓重点,补短板、长短板,实现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产业繁荣、生态宜居、农村风貌文明、治理有效”的总要求。和富裕生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工业兴旺,各行各业兴旺。只有工业兴旺,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繁荣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推动产业振兴,实现产业繁荣,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布局不协调。初级生产没有完全向后延伸,主要是供应原材料,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完善;第二产业两端不连通,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第三产业不发达乡村政策,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水平低,农村价值功能发展不足,农民与企业利益联动不紧密。
二是农村产业类型和规模不完全失衡。一些地方产业相对单一,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其他产业基础薄弱。即使只看传统种植业乡村政策,很多地方也存在着耕作方式落后、种植技术落后、商业模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集约化生产的水平和水平还比较低。大量农药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土地质量退化。
三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一方面,农村产业发展普遍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不仅缺乏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营销、电子商务、金融等人才,也缺乏当地的人才。与农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一方面,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服务明显不足,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尚未打通。此外,部分现代农业配套设施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难以满足,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为更好地促进产业繁荣,要紧紧围绕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坚持优质农业、绿色农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提高农业创新、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一要面向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农村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继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集聚融合,不断延伸种植养殖产业链,加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风情、医疗保健基地等新兴产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利用电子商务模式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和效益,更多地让农民分享农产品的增值收益。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要下决心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健全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继续实施耕地轮休制度试点工作,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深入开展统一预防和控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稳步推进产学研项目实施,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发挥促进“初级生产力”作用。 ”的科技;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标准 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和水利建设,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水平,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让地方人才成长起来,涌现出更多更好的“田秀才”、“地方能手”和“乡镇缔造者”;另一方面,要落实好相关政策。特别是《关于支持返乡群众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引导更多青年返乡创业,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吸引他们在农村扎根。,成为振兴乡村产业的中坚力量。
五是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实现农地“三权分立”的有效形式,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农民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大型种植户、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小农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加快完善农业资金整合整合长效机制,综合运用担保、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