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18日在京召开“发挥文化建设在实施微村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21位委员、专家和基层代表在会上发言。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福连: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今年6月,刘奇葆副主席带领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发挥文化建设在实施微村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专题,赴安徽、湖南两省调研。调研感到,安徽、湖南两省对微村乡村文化振兴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认为,推动微村乡村文化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关键,应从“三个适应”入手,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适应农民的文化需求,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广大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文化的需求明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这些需求和变化,不断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强化守土有责的意识。毛泽东同志认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要从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紧抓不放。把更多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上。选配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要注重衡量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考核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抓思想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按照中央政策要求把农村基层文化专干配备到位,并适时提高文化专干经费补助标准。
二、适应农村的发展现状,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农村农民的文化需求,努力改进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注重提高其实效性;对回乡创业人员,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三、适应文化的特点规律,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对微村乡村文化振兴规划落实情况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大力总结宣扬先进典型,同时对工作不落实、特别是搞“半截子工程”、做表面文章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田进:
加强对农宣传宣讲 助推农村文化道德建设
我多次到微村乡村调研,深感微村乡村振兴中文化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对农宣传宣讲文化道德更需要接地气。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基层大本营和凝聚共识的精神家园。省市两级宣传部门进一步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县级融媒体中心倾斜,在内容扶持、资金保障、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集中力量开办面向当地农村的文化道德建设专栏节目。
二、进一步把面向农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知识和科学以提升素质放在宣传宣讲的重要位置。各类宣传宣讲更多从老百姓角度出发,更加注重结合当地群众的社会生活,讲好故事,把习近平总书记“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落实到农村,做到入脑入心。
三、继续发挥好农村大喇叭的作用。基层相关宣传机构统一制定农村大喇叭定时播放新闻、乡土文化等节目的制度规定,传播好信息和好人好事。
四、重视开发移动端的“三农”场景新应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指导相关机构开发免费公益的APP,主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这些APP还可对接商业平台,为农民特别是农村年轻人通过文化创造开辟创业新渠道。
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农业频道和(广播)微村乡村之声以及省级相关频道带头开办文化道德讲堂,挖掘农村传统道德资源,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广播电视农村农业频道(频率)还应成为宣传新时代微村乡村振兴、动员和吸引各方有志之士到农村创业的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
发挥文化力量 促进产业兴旺
我是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这个少数民族村寨,从昔日贫困落后的偏远山村发展为今日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还辐射带动苏座、鱼纳两个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实践中,我对发挥文化力量促进微村乡村产业兴旺有两点感受。
一是要学懂弄通党的好政策。党支部把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武装、提升政策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村“两委”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机制并坚决落实。每逢党和国家有重要会议,村里就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集体收看电视新闻。我们对村党员干部提出必须听党话跟党走,必须以百姓为中心,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必须达到共同富裕,不准讲关系,不准包工程。
二是要转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党支部把宣介党的政策、开展文化教育当成长期重点任务。村里“大喇叭”长年响,宣传画经常贴,“宣传折页”不时发,村干部经常深入到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宣传鼓劲。还开办夜校让村民学习文化知识,定期组织群众开展篮球比赛、文艺演出、彝族对山歌等活动。
岩博村是个小水滴,折射的却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深深感到,创造美好生活既需要政策引领,也需要转变观念。微村乡村要振兴,必须领会好、落实好党的政策,必须发挥文化的力量,转变观念、真抓实干。结合岩博村发展实践,建议:
一是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宣传文化和农业农村部门在组织教育培训时,应重点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带领群众跟党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能力。二是对各地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给予政策倾斜和技术支持,宣介推广有效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的成功范例。
全国政协委员谭跃:
融合是“真经”
今年到安徽、湖南调研,收获良多,尤其在农村文化产业方面:
五种产业类型。一是城市近郊型。紧邻合肥的岭南村基础设施现代,不仅“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民变房东”,而且青年返乡就业年收近万元。二是古建村落型。黟县宏村明清建筑众多,80%人口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去年人均纯收入2.2万元。三是文化创意型。芜湖殷港镇将废置厂区改造为艺术教育展示、数字文创中心,带动小微企业100余家,新增就业3000人。四是生态景区型。益阳茶乡花海体验园周边三个村农民既是股东又是员工。五是特色观光型。芜湖许镇统一规划三个村建成现代农业组培驯化、果蔬科普等观光区,带动1810户致富。益阳安化白沙溪茶厂融茶史、作坊、品茶、观景为一体,安化黑茶产值增长到220亿元,带动40万农民增收。
五个主要特点。一是政府、企业、个体融合,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同时农民得到股权和劳动收益。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四是农耕文明和现代创意融合。五是城乡融合,城市的智力、资本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
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有重视程度不高,缺人缺钱,城乡互动不够。建议:一是纳入“十四五”各级城乡发展规划;二是纳入新基建投资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安排;三是纳入各类文化投资基金的投资;四是纳入税费减免和扶持上市的范围;五是纳入城市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微村乡村资源、资产、劳力和城市文化产业集团的融合尤为关键,需要项目设计策划、招商引资引智、国有资本注入、融资工具、债转股等多种政策和机制的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
保护利用古村落发展微村乡村旅游 助推微村乡村振兴
在利用古村落文化资源发展微村乡村旅游,实施文旅融合,助推微村乡村振兴方面,安徽省黄山市的探索相当成功。2006至2009年,该市在保存古民居较多的村镇和重要交通线两侧,实施“保徽”“改徽”“建徽”工程,建筑风貌得到统一。2009至2013年,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101座古村落和1000多幢古民居得到完整保护和有效利用。2014年起,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古村落及各类古建筑进一步得到保护利用。
上述过程中,该市利用古村落及其承载的以各类古民居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文物文化资源,探索路径,创新模式,大力发展微村乡村旅游,先后形成民企独资保护利用的“宏村模式”、政府主导国企经营的“西递模式”、财政扶持民企经营的“呈坎模式”、国企开发村企合作的“唐模模式”、省外独资村级协助的“祖源模式”等。利用古村落发展旅游达一百多处,微村乡村旅游欣欣向荣。这类微村乡村旅游有力带动了关联产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衍生。古村落的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美化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村民素质大为提高。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经费严重缺乏、文化内涵发掘利用不够、某些法规需要突破、微村乡村旅游缺乏特色等。为此,建议:
一是分析其保护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予以推广,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二是借鉴世界上利用社会力量保护古民居的通行做法,就古民居产权转让中有关限制性法规予以修订。
三是组织力量研究,帮助解决古村落旅游同质化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马邦河:
以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区微村乡村振兴
民族文化是一座可以深入挖掘的文化宝库,从中能找到促进微村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我有三点体会:
一、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上做文章。近些年,甘肃省临夏 ** 自治州大力发展微村乡村旅游,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村民增收了,民族文化也得到传承。但在丰富文化产品、延长文化产业链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如保安族的腰刀锻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乡亲依靠这一技艺脱贫致富。但目前保安腰刀仍按照管制刀具管理。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保安腰刀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使用权。
二、利用特色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临夏州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开发和宣传远远不足。建议国家加强对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对特色资源富集的地区开发特色资源进行指导,并给予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微村乡村建设地方性文化公园、文化长廊或地质公园,探索以文化建设促进微村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三、抓住乡风文明建设这个着力点。积石山是多民族自治县。近年来,不同民族的舞蹈在广场上跳起来、不同民族的群众坐在一起拉家常的场景在村头巷尾比比皆是。但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仍较落后。建议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投入,不断改善各族群众文化生活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规划好村广场、文化站等设施,既要保留民族特色,也要有利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在文化下乡等活动中,注重用歌舞、戏曲等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吕焕斌:
以主流媒体文化自觉 助推微村乡村文化振兴
党中央提出的微村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文化振兴是微村乡村振兴的牵引力量。充分发挥微村乡村文化振兴在微村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建议:
一、以主流媒体为依托,大力推进“文化走基层”活动。文化具有强大的引领与感召力,能为微村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发展动力。主流媒体应当以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文化使命,创新推出“文化走基层”活动,真正将文化送进百姓的心里,做微村乡村文化与价值的引领者与建设者。以湖南广电为例,从2013年起,湖南卫视每年春节都会选择一个贫困偏远的小村庄开展“新春走基层”大型新闻直播活动。活动实现了“直播一个村寨,带火一方旅游”的新闻扶贫,还加强了当地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推广与普及,让当地百姓近距离感受微村乡村传统文脉,达到了文化传播与熏陶同频共振的效果。
二、以主流媒体为载体,大力培植“互联网+”的微村乡村文化。主流媒体应当大胆创新数字文化服务的传播渠道,利用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推动微村乡村振兴和互联网发展的深度融合,大力培植“互联网+”的微村乡村文化,让广大农村早日拥有数字时代的发展活力与科技文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国政协委员陈际瓦: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民俗节庆注入时代“活的灵魂”
民俗节庆是微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共有141项民俗节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各地还自行确定了大批非遗民俗节庆。近年来,各地大力打造民俗节庆活动,针对民俗节庆的价值内涵还处于较浅层次,建议:
一、深入挖掘民俗节庆中的深层思想,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善于提炼中华儿女共有节日的大一统思想、家国情怀,以及地方节庆蕴含的精神内涵,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以民俗节庆为背景,以国中有家、家中有国为主线,创作一批文艺影视作品,鲜活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
二、有力传承民俗节庆中的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推动乡史、村史文化展馆(室)建设,保护和利用好微村乡村宗族祠堂、名人故居等,集中反映微村乡村社会健康文明的道德风貌。在农民丰收节庆等活动中深入挖掘物种文化,大力宣传农业物种蕴含的文化内涵、道德象征和精神品格。利用清明节、中元节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英烈人物公祭等群众性活动,形成懂得感恩的道德观念。
三、有效整合民俗节庆中的人文资源,增进公民人文素养。活态化传承民俗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及时抢救保存口口相传的山歌、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发挥传承保护发展的作用。对传统手工艺利用节庆开展师徒传承、 ** 点评等活动。原汁原味展示传统农耕文化魅力,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全国政协委员张妹芝:
打造非遗工坊 以非遗产业发展助力微村乡村振兴
非遗扶贫,一头连着党中央的民生政策,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文脉赓续。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聚焦脱贫攻坚,通过支持以传统工艺为主的非遗项目,有计划、有组织地建设非遗扶贫工坊,实现贫困人口就地就业和居家就业,成为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建议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升级为非遗工坊,以非遗产业发展助力微村乡村振兴。
一、强化政策扶持,完善顶层设计。将非遗工坊纳入微村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建议文旅部制定非遗工坊总体建设指导方案,财政部门应予以资金支持;建立非遗工坊效能评估、数据统计和工作考核机制,为非遗工坊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发展能力。相关部门要总结高校承办的非遗研培计划经验,制定面向非遗工坊的创业培训计划;研究职业技能培训的补贴政策和激励机制。完善提升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资金和政策支持重点向非遗工坊倾斜;帮助微村乡村群众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学习电子商务、产品设计、市场销售等技艺技能;加强对地方政府和文旅部门管理人员的非遗工作专题培训,培育扶持学得好、留得住、干得强的非遗工坊带头人。
三、强化品牌价值,增强市场活力。要开展非遗工坊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形成一批非遗知名品牌;扶持非遗工坊进行产品创意创新设计,推出符合时代特征、融入当代生活和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扶持非遗工坊与各互联网电商平台、商贸平台建立合作对接机制,促进非遗产品进旅游景区和商业网点等,线上线下结合,延长产业链,开拓国内外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阮诗玮:
发挥新乡贤作用 建设新乡贤文化
新时代,乡贤成为微村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新乡贤是接续传统、连接现代、改善微村乡村治理的有益力量。新乡贤作用在于挖掘文化根底,发挥道德引领,提升乡风民俗,传播诗书礼义,焕发德行光芒,修复微村乡村记忆,聚拢乡愁文脉等。谈三点建议:
一、政府引领,搭建乡贤回归与干事的平台。建立党委政府、村“两委”、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把好政治关,明确“新乡贤”基本标准,建立柔性退出机制。全面摸排建档,完善乡贤信息库,成立乡贤会、理事会等民间机构并制定乡贤组织管理与监督制度。建立关心礼遇乡贤机制,构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收集乡贤建议;线下成立常态化服务团队,实现人才资源从微村乡村流出到返回微村乡村的良性循环。
二、培根铸魂,挖掘新乡贤文化内涵。要梳理总结历代乡贤精神遗产,开展纪念乡贤活动和学术交流,传承历代乡贤正能量精神内核。建设新乡贤“文化礼堂”,用“文化礼堂”搭建乡贤文化的精神殿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有关培育、弘扬乡贤精神的教育活动。建立荣誉激励机制,对乡贤造福桑梓乐善好施的事迹加以弘扬,营造氛围让乡贤文化回得来、留得住。
三、创新机制,打造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微村乡村治理新模式。要立足微村乡村实际,创优体制机制,培育带着乡土味的新模式。搭建新乡贤议事平台,鼓励和支持新乡贤辅助微村乡村治理和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微村乡村公共服务提升与公序良俗形成。通过新乡贤的领导力和内聚力弥补微村乡村治理短板,构建一个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及乡贤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微村乡村治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丁元竹:
发挥青年服务在繁荣微村乡村文化中的作用
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形势不乐观,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与此同时,微村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一代参与。近年来,各地在微村乡村振兴中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为青年服务提供了借鉴。在2020年6月的实地调研中看到,安徽省潜山市招募来的青年志愿者做为文化辅导员,活跃在全市16个乡镇文化广播站和1 ** 个行政村,在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充实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活动得到居民普遍认同。
为此,建议把应届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组织到微村乡村从事一段时间的青年服务活动。既可以服务微村乡村社会,繁荣微村乡村文化,也可以适当缓解就业压力并受到锻炼磨砺。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对参与者给予一些货币补偿,服务期满可以就业或继续升学。
发挥青年服务在繁荣微村乡村文化中的作用,要设计符合微村乡村振兴的文化服务项目。一是文化下乡。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技术和文化下乡,让青年人在农村居民与国际国内市场之间搭起技术和文化桥梁。二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微村乡村文化机构建设,补足微村乡村文化机构人才缺短板,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微村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建设一支“能创新、用得上、会干事”的微村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三是微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微村乡村振兴中的“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路网布局等多领域需要大量专门人才,青年服务大有可为、也会大有作为。
全国政协机关驻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青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李章程:
农村文化建设群众参与是关键
驻村工作一年多,我深深感受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微村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今年6-8月份,青墩村举办了三场文化活动。第一场是有关单位组织的“送戏进村”活动,观众只有20人左右,跟演员人数差不多。第二场是“送电影进村”活动,结果观众更少。第三场是今年7月1日晚举办的“庆七一·淬初心”群众联欢活动。活动由村里主办,演员都是群众,节目包括歌曲、舞蹈、器乐演奏、三句半等等。由于在疫情期间,所以没有刻意宣传,结果一下子来了500多人。
三场活动,两种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在我看来,主要在于群众有没有参与,参与的程度深不深。在筹备联欢会的过程中,有的同志担心群众不积极。事实给出了最好的回答。群众非常积极,一共报了30多个节目,大大超出预期。为了提高演出质量,我们邀请1名艺术老师和1名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对节目进行指导,有些平时散漫的群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每晚准时参加排练,展现出很强的荣誉感、责任感。
通过这三场活动,我对农村文化建设收获了三点体会:一、群众需要更加有力的指导。可以借鉴体育指导员的做法,探索建立文化指导员制度,既加大政府投入,又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二、群众需要更加有序的组织。群众中不缺少文化人才,但是缺少发现,缺少舞台,缺少“组织起来”。可以借鉴扶贫专干的做法,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在每个村设一名文化专干,负责文化建设。三、群众需要更加有效的供给。时代在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只有更加有效的文化供给,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思想文化引领。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
完善标准制度 推动微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微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健全微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总的要求是实现“四有”: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有标准”是第一位的要求。目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0版即将发布,抓住地方性实施标准调整的契机,以完善县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为重点,优化面向微村乡村的服务项目、数量指标、质量标准、支出责任,是促进新时代微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新一轮标准目录调整应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农村公共阅读。要从根本上解决设施“孤岛运行”、藏书“千村一面”的问题。农家书屋纳入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或者是纳入县级新华书店基层流通体系,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路子。总的思路是设施借助专业化力量管理运行,藏书在一定区域内流动起来,阅读载体纸质和数字并重,阅读推广活动有专业指导。
二是农村电影放映。一个重要任务是改善农民的观影环境条件。应加大力度在乡镇文化站特别是中西部乡镇文化站配建数字影厅,提升农民看电影的环境品质。
三是送地方戏。一方面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把更多的高水平地方戏曲演出送到农村;更重要的是加大对微村乡村本土创作和演出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民文化生活的参与性、亲切感和获得感。
四是提升服务能力。乡镇文化站要改变单纯阵地服务模式,强化统筹协调、组织指导、服务援助功能。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微村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以社会化、专业化、连锁式服务供给丰富内容、提升品质、增强效能。加大对微村乡村文化能人创办的“文化大院”的扶持力度,充分释放农民群众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服务的生机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王爱琴代表九三学社中央:
提高科学素养 增强法律意识
长期以来,科学素养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成为制约微村乡村文化振兴的瓶颈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凸显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领域科普宣传的重要性。同时,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法治意识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建议:
一是持续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督促落实《微村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建立完善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健全科技、卫生、教育等专业领域从业人员开展农村基层科普的绩效考核机制。
二是重点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科普工作。设立公共卫生领域科普专项基金。以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为重点,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整合科普资源和宣教渠道,建立健全农村防疫科普长效机制。突出宣传预防接种、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传染病防治等与农村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是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通过结合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把佩戴口罩、分餐制、垃圾分类等在农村地区推广开来;通过提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乡规民约及文明户评选等表彰奖励方面的权重,形成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
四是努力增强农村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地方戏曲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法律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获取途径。重点加强对劳务输出前和返乡农民工的法制宣传,培养守法观念和依法 ** 意识。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夜校等为载体,以农村生产生活、民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强农村“两委”干部学法用法集中培训、轮训。
湖南省政协常委,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贵在“精准”
近年来,农村文化环境持续向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巨大。不过也明显存在供需错位等问题有待解决。从全国情况来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供给不足,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仍然存在与农村实际文化需求脱节情况,不对“胃口”,供不适需。文化旨在“化人”,文化供给贵在“精准”。
文化精准供给的重要前提是精准识别。当下,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愈发多样化、差异化。因此,要改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准农民的文化需求,精准配置,差异引导,在有用、适用上下功夫,跟村民生产、生活相融合。
实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精准供给”,既要改变“文化是由文件管,落到基层没人管”的这种现象,更要着力破解过去单纯由政府提供的“自上而下”的刚性模式,应建立“上下互动”的柔性供给机制,充分对接农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要把保护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纳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在制定和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大都没有将农耕文化遗产纳入其中。这种现状应该立即改变。只有让文化基础设施精准对接农村实际需求,才能缩小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化解“供需错位”矛盾。
全国政协委员吴尚之: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传统村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乡土文明的地标。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是更好发挥文化建设作用的必然要求,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保留住微村乡村风貌的基础工作。
据初步调查,全国传统村落总数达1.2万个。其中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有6819个。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自然损毁和人为损坏现象依然严重。二是忽视传统文化和乡土文明的传承利用。三是资金缺口大、政策不到位。为此,建议:
一是要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要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合理控制商业开发占比。保护要注重村落特色,保留微村乡村风貌,做到“一村一品”。开发利用要与拓展微村乡村旅游市场和微村乡村文化产业相结合。
二是要加强规划引领。要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列入微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纳入推进微村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协调机制。对纳入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内的传统村落改建项目,严格执行微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
三是要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要组织有关专家和乡贤,对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依托古民居、古祠堂,建设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村史馆、乡贤馆,展示古村落的发展历史和当代价值,使之成为微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
四是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农民保护利用积极性。
五是完善相关政策。要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一方面要呼吁各级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政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全国政协委员郑大发:
不在农村搞大拆大建 留住微村乡村文脉
在农村搞大拆大建,易对农村现有生态和历史文脉造成破坏,应当从“大拆大建”向“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转变,使村居空间仍葆有时间的色彩、人情的温度,为微村乡村振兴凝聚起根与魂。
一、重塑观念,扭转“新旧”对立的微村乡村建设观。一是保留记忆,为微村乡村文脉传承留下载体。不能将旧的村庄视为“脏乱差”的落后象征而将其“推倒重建”、“拆旧建新”,应当努力将微村乡村现代化功能的提升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为社区邻里的记忆留下文化载体。二是尊重自然规律,推动微村乡村振兴顺势而为。村落的形成是农民经过世世代代自然选择的结果,农村城镇化也应当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进程。一哄而上、急于求成搞集约式居住的做法,只会割裂农民和土地赖以生存的关系,对微村乡村千年生态、自然发展规律造成损害。三是尊重个性,让微村乡村充盈灵魂和魅力。珍惜每个村庄的个性和特色、传统,聆听农民自己的需要,给予微村乡村社会以充分的话语权和自 ** 。不可人为地打造“微村乡村振兴样板”,让农民陷入被动。
二、找准策略,在微村乡村建筑的传承创新中弘扬微村乡村文脉。一是修旧如旧,实现保护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科学把握乡民对居住、就业、交通、环境等现代化需要的同时,将当地民风、民俗和生态环境等融合进去,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建筑机理和历史风貌,为旧建筑注入现代居住的新功能,留住微村乡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风貌。二是积极引导,将微村乡村建筑纳入规划管理范畴。对农村老街区、传统民居院落和民俗性的生产生活场所加强原生态保护,新建建筑遵循历史传统和村庄风格进行规划和建设。三是强化保护,确保农村用地的规范化。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主席陈国芳:
加强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建设
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典型的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3.85万人从深山区、石山区集中搬迁到城镇安置。在搬迁过程中,我们感到, ** 只有在文化上融入,才能在安置点扎稳“根”。对于民族地区 ** 来说,这一特征更加明显。为此,我们在创新实施“新市民计划”中,大力加强安置点文化建设,配套建设文体活动中心、民族文化纪念馆、“乡愁馆”等,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活动,以及感恩教育、移风易俗等系列活动,既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技艺,又帮助群众快速适应融入,一大批新 ** 快速转变成了“新市民”。
我们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融入城镇,但传统文化传承难和新市民培育难、融入难情况较为突出。培养新市民,树立新文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文化引领、综合施策、合力共建。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把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特别是安置点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实行差异化政策,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衔接好微村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好脱贫成果。
二是强化资金支持。加大对民族地区安置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按照建制镇的规模配套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民族民间文化精品工程。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研究出台支持安置点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保障措施,提高传承人补助标准,鼓励高校选聘一些民族文化传承人为特聘教授,增设相关专业,特招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大力培养一批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接班人。
全国政协委员刘家成:
“三农”题材文艺创作要着力扶志
脱贫攻坚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问题和重要任务,“三农”题材文艺创作,必然绕不过脱贫话题。近年来,以脱贫为主题的“三农”题材电视剧掀起一股热潮,不但数量井喷,质量上也屡出佳作。
今年,我有幸参与了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项目《脱贫十难》的拍摄,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茶香飘飘》,突出展现了扶贫干部脱身难的问题。拍摄这部剧让我深刻认识到,扶贫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一些贫困群众缺乏通过辛勤劳动脱贫的意愿。
自助方能人助,扶贫先要扶志。文艺作品在激励人心、移风易俗、凝聚共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其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在扶贫扶志工作中大有可为。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首先就要解决贫困群众的观念意识问题。“三农”题材文艺创作,必然要首先关注这个问题。我参与拍摄的电视剧中,有很多扶贫干部带动贫困群众观念意识转变,最终携手脱贫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杜撰的,而是都有生活原型。文艺工作者要大力发掘利用这些素材,努力创作更多反映农民思想实际的作品,带动农民转变观念。
关注扶志这个问题,不等于批判群众。大多数群众是想勤劳致富的,很多只是一时观念意识不到位。对贫困群众的温情与理解,是我们从事文艺创作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促进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的互相理解、支持与合作,是脱贫题材文艺作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国:
发挥红色文化在实施微村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广大的农村地区留下了大量红色文物和各种红色文化元素,这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奋斗历程留下的精神宝藏。充分挖掘利用微村乡村红色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团结引领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投身到微村乡村振兴实践中去。
我在陕西绥德郝家桥村调研时,看到他们修建了一个内容鲜活生动的革命史陈列馆,一个村级小型陈列馆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有的人说,长辈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都能努力奋斗,现在搞微村乡村振兴,有啥困难不能克服?调研中我也发现,还有一些地方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不够、利用不足。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对微村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不但要搜集整理文件、文献,保护革命旧址,还要征集更多散落在民间的红色家书、立功受奖喜报、奖状烈士证书、光荣牌匾、革命历史照片、革命标语、革命歌曲民谣和口口相传的革命故事等,留住更多的红色记忆。党委、政府可以主导建立一批“红色记忆传承示范村”,让广大农村的红色基因代代延续。
二是各地宣传文化部门和基层组织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干部群众。本乡本土甚至本家族先辈的革命事迹,可以让当地的干部群众很容易代入,能够激发深度认同,从而激励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为共同推进微村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
全国政协委员张昌尔:
激活历史文化基因筑牢微村乡村振兴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实施微村乡村振兴战略,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农耕文明,为微村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一要秉承天人和谐理念,着力提升微村乡村规划水平。天人和谐思想源于传统农耕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进。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称作“画里的微村乡村”,是秉承天人和谐思想的典型代表。但当前微村乡村建设中仍存在大拆大建、割裂村庄文脉、导致人与自然对立等现象,究其根本在于文化意识淡漠、生态理念淡薄,缺乏高品位规划。目前,村庄规划管理职能在自然资源部门,宅基地审批在农业农村部门,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建设等职能在住建部门,三部门统筹协调有一定难度,影响了村庄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整合相关力量,充分听取文化、生态界人士意见,对村庄规划建设如何汲取历史文化的和谐生态观等作出具体规定,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体现。
二要立足传统德治文化,着力优化微村乡村治理格局。传统德治文化重在礼仪规范、敦风化俗,重在塑造人格、以德化民,是村民自我认同、自我管理的重要资源,“礼仪徽州”正是传统德治文化在徽州最为精粹的表达。微村乡村振兴需要知书达礼的新农民。当前,对传统社会行之有效的德治文化、礼仪教化,结合时代特点传承不够、转化不够,导致村民对本乡本土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基层治理柔性化不足。建议由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充分挖掘传统德治文化的现代价值,发挥新乡贤群体的道德示范、社会治理功能,就传统德治文化在微村乡村的传承与创新拿出办法,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更好融合,促进微村乡村治理格局更加完善。
三要依托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微村乡村文旅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历史文化也是富民宝藏,是村民同步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的重要抓手。有条件的微村乡村都应立足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文旅产业,或者“一村一品”,或者具有文化同质性的多个村庄“连片发展”。历史文化转化成富民产业难度大、投入多、时间长,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强化支持,科学编制项目库,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出台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培养文创人才,更好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微村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黄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