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乡村振兴看临沂系列报道(七)君安:乡村振兴正逢其时

发布人:数字乡村 发布时间:2022-01-13 2003 次浏览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报道(王海霞、刘荣娜):2018,乡村振兴战略元年;2018春耕,元年第一幅画。我们走进临沂市莒南县,见证了莒南“乡村振兴第一招”。

乡村振兴看临沂系列报道(七)莒南:乡村振兴正当时

元子崖建中国第一个抗日村 刘荣娜/刘荣娜 摄

【聚焦】元子崖——红带绿工兴盛

板泉镇元子崖村,素有“中国抗日第一村”之称。如今,圆子崖村深入挖掘圆子崖坚强不屈的精神,推进精准扶贫,让圆子崖精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最佳载体。近年来,元子崖村陆续建设农业基地,促进脱贫攻坚。预计投入7000万元以上,实行市场化经营、社会分工、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元子崖高效农业示范园是板泉镇农业招商引资的扶贫项目。2013年以来,示范园先后建设樱桃基地、蓝莓基地、花卉梦境等项目。整个园区已初步形成集科技、生态、产业、文化和旅游。园区全面建成后,可培育蝴蝶兰、蓝莓、大樱桃等高端苗木4000万株,年产绿色水果7200吨,实现产值5亿元。-500人,56户贫困户61人。

乡村振兴看临沂系列报道(七)莒南:乡村振兴正当时

元子崖村农业示范园蓝莓长势良好 / 刘荣娜 摄

贵州乡村贵州乡村贵州乡村好货源_嫦娥新闻人物报道报道_乡村报道

下一步,元子崖村将用红色文化带动绿色生态,打造中国抗日第一村,直接带动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看临沂系列报道(七)莒南:乡村振兴正当时

致富温室 刘荣娜 / 摄

贵州乡村贵州乡村贵州乡村好货源_嫦娥新闻人物报道报道_乡村报道

聚焦 西野港——温室建设繁荣之路

走进莒南道口镇西野埠村,一排排大棚就像脱贫攻坚的堡垒。这是道口镇2017年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是道口镇全镇实施的重点扶贫项目。

本项目由在西野埠村注册成立的莒南县全盛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采取支部领导、集体管理、党员带头承包的经营模式。有14个白菜棚和16个生菜棚。芹菜8棚,合作社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公司常年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实施订单回收,最大限度降低种植风险。

乡村报道_贵州乡村贵州乡村贵州乡村好货源_嫦娥新闻人物报道报道

镇负责人告诉我们乡村报道,该项目年纯收入13.5万元,可帮助镇126户216名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将增加625元。温室蔬菜种植已进入发展阶段。快车道。

乡村振兴看临沂系列报道(七)莒南:乡村振兴正当时

以新村捐赠人命名的街道刘荣娜/刘荣娜摄

嫦娥新闻人物报道报道_贵州乡村贵州乡村贵州乡村好货源_乡村报道

【聚焦】新村——乡村文明新风尚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取决于农民口袋里有多少钱,还取决于农民的精神面貌。几天前,当我们走进莒南县新村时,一排排村民自愿捐款修建的村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新村并不是要搬迁的“新村”乡村报道,而是村名叫做“新村”。1966年因水库修缮,几个村子一起搬到这里,更名为新村。那时,村民们互相帮助,相处得很好。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党的好政策,新村村民自力更生,发展了磨具产业。然后村里的企业越来越多。2016年,在新村搬迁50周年之际,村里66家企业和社会名流捐资69.2万元建设村街,街道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

据了解,新村也一直在宣传孝道扶贫。这也是莒南县近两年推出的一项孝敬老人的工作。通过向60岁以上老人子女征收孝道资金,县统一予以补助。目前,家庭主体、子女主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外塑其形,内修其心。人如此,乡村振兴亦如此。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振兴经济建设,也是振兴生态建设和文明建设,振兴民风民俗。在临沂市莒南县,乡村振兴正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