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今年4月以来,江苏盐城市委帮扶组在富宁县富民强村紧紧围绕盐城市委“支持底线创建示范班子”的总体要求,使命感强。和责任。为推进强村富民、提高治理水平、服务平民作出积极贡献。
“以根植于基层的责任感留在村里,以为人民服务的情怀留在村里,以踏实的行动留在村里。” 领队戴云峰说道。一张新的答卷,用于促进和加强村里的富人。
党建引领 筑牢战斗堡垒
党的建设是一面旗帜。工作班子始终把党的建设领导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工作班子凝聚成一支经久不衰的队伍和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经富宁县委批准,工作组立即成立党委,成立4个党支部。全员参与双组织生活,每月开展“讲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将课堂搬到旧址等县红色资源点新四军军区腾池港和卢浦烈士陵园。一个充满激情、勇于攀登的工作团队,做一个企业家。
谁是英雄,谁是英雄,帮助前线比较。工作组党委引入百分考核办法,实现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评价。重点从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六个方面对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完成情况,帮助团队成员的实际表现在年底确定。工作组党委根据考核结果,推荐一定比例的优秀人才乡村振兴,上报上级表彰;对表现突出的队员,以工作队党委名义以适当形式予以表彰;
工作组还围绕重点领域和环节,出台请假考勤、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等9项制度,制定廉政“十不准”负面清单,印发人民日报。感情,村里的日记,第一书记的履职情况。日记为高质量完成帮扶兴民强村任务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营造了团结奉献、聚力帮扶、聚力振兴的良好氛围。
多措并举增收强村富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工作组组织帮镇村梳理村集体收入新增长点,通过增加集体土地收入,盘活集体闲置资产,挖掘前期扶贫项目潜力,梳理村集体收入新增长点。全村集体经营收入增长点。经过三轮推进,预计今年推进的25个村中有一半以上的集体营业收入将超过30万元,其中卢浦镇培王村有望超过50万元,杨寨镇石明村则有望超过50万元。预计超过40元。万元。
队员们积极利用自身的技术专长和后方单位的功能优势,助力村寨发展,建设“亚夫工作室”、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提升村寨产量和质量。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增加人民收入。
同时,做好脱贫群众大规模返贫工作。全体队员将在年内走访驻村60%以上的农民,做好“人民日记”。全面覆盖和走访农民因病、学、灾“三因”。一旦发现返贫风险,立即启动“底层”机制。
狠抓项目赋能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和产业繁荣的关键,离不开项目的支持。课题组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
队员们通过走访、召开募捐专题会议、邀请后方单位领导调研等方式,积极争取85个后方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募集资金1522万元,占全年募捐任务的90%以上。市人大办公室、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统计局在完成募捐任务后乡村振兴,主动追加资金。帮助推广资金。
工作组本着服务农村、立足农业、贴近农民的原则,集中整合各镇三年帮扶资金,由镇统一实施帮扶项目。市场、标准工业厂房、冷链仓储等11个项目,总投资4855万元。
排忧解难,改善民生福祉
民生非小事。工作组组织全体成员充分发挥后方单位的功能优势和自身优势,努力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建立“民情档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二合一”建设新立功,建立健全群众反映强烈的“泥路”、“小危桥”、“堵河”。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调整力量克服困难。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作组与县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年内在25个村建设了12条村组道路,11.79公里,3座桥涵,疏浚河流。第五条 切实解决群众“小急”,围绕群众做好“微实践”,提升群众“微幸福”。截至目前,工作组共为群众办实事59件,投入资金2243.5万元。
积极动员后方单位开展顺应民意、暖人心的走访、捐赠等支持活动。充分利用后方单位广泛的人脉和资源优势,开展党支部结对、文体竞赛、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20余场,慰问677名老党员、困难群众,和中小学生,慰问27.2万元。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报道,后方单位市农科院赴村开展农业科普知识咨询服务。
富宁当地干部和团体对市委对工作的帮助和推动表示赞赏。富宁县人大代表在视察工作时表示,村一书记把富宁作为第二故乡,把帮扶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成为村里一直想做却未能完成的一批事情,有力地促进了村子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