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新农村建设;信息资源共享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键在于人的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中提出新型农民的概念,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图书馆是一个拥有文献量最多、最全面的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场所,是“科教兴国”、“科技兴农”的教育阵地,肩负着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现状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机互动的网络教育日益成为开展全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随着数字化技术进步的不断深入,数字图书馆逐渐成为信息资源共享和传播的趋势,重庆等地区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农业数字化图书馆,CNKI等信息资源数据库也建立了农业数字图书馆。然而,因为农民自身知识水平有限等农村建设的特殊性,数字化图书馆的推广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及优势
(一)数字图书馆的内涵
“数字图书馆”一词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而来,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像、文本、影视等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据承载模式,并同时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检索、分析和处理。实质上它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一个数字化信息系统,是一种高速有效的信息资源承载和共享模式。数字化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虚拟化过程,具有存储数据化、操作电脑化、传递信息化、信息存储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等特征。
(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1、降低信息资源运作的成本。鉴于信息资源的杂乱和庞大等特性,传统上信息资源(包括书籍、期刊杂志等)的制作、运输、以及面向用户的过程所要耗费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开支。虽然在数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初始产品成本很高,但复制的可变成本却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压缩处理,使之转变为数字信息,除了面向最终用户所需要的电子显示产品外,甚至可以做到零储存空间;其输送过程可以通过Internet,物流成本也几乎为零。因而相对于传统信息资源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运作成本要小得多。在对知识产品需求日益巨大的今天,数字化产品的这种成本结构高规模经济的特性使得其成为未来知识产品最终载体的趋势显著。对于公共图书馆基层网点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这种成本优势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提高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效率。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信息量庞大繁杂,其产生及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且随时随地不断发生变化,信息的时效性周期越来越短暂,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迅速且便捷的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生活在数字时代下的人们,在产生信息需求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搜寻引擎或在线知识库。但这种“快餐文化”下的信息存在错误的几率非常大,会对人们的行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图书馆内的文献都是经过科学流程筛选的,可以减少虚假信息的比例,通过数字化方式运作后,用户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地查询相关信息,一键式检索模式可以获得大量相关信息,且不受图书馆工作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掌控知识的效率,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3、方便读者存储和阅读。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数码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用于储存的方式和产品也越来越多。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变成数据后占据很小的数据存储空间。读者通过一个U盘,一个手机,就可以随身携带成本上千部电子书籍并随时取阅。甚至读者可以将大量电子书籍存储到网络空间中,随时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体工具下载阅读,而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软件,读者可以享受更加独特的阅读方式,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这种独特的信息储存和输出方式不仅给读者带来了便捷的知识享受过程,同时也加快了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和文化知识的普及程度。
三、乡村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人”,知识对人的改造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提升过程,因而人员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熏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向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跨地区、跨行业、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信息资源和学习平台的数字化图书馆,在提高农民素质,解决“三农”问题中将会发挥更好的作用。然而,城乡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乡村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等都对数字化图书馆在农村的有效运行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一)必须要考虑相关读者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对现代化数字技术应用及相关操作流程比较陌生,甚至部分农民没有进学校读过书,或者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偏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已经在记忆思维模式中形成一定程度的知识断层(比如说,对于汉语拼音的使用完全忘记,这对于数字化检索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用户无法掌握数字化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将使得数字化图书馆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农民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所需知识,是数字化图书馆在乡村地区推行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数字化图书馆在乡村地区的推行必须要与传统图书馆相结合。数字化图书馆虽然有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就目前而言,尤其在乡村地区,数字化图书馆仅仅是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传统图书馆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搜索信息和阅读的场所,而且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用户进行信息资源的查询和阅读时也能够充当咨询员的角色,为用户解决相关技术难题。
对读者进行培训与读者之间互动相结合。农村用户对数字化技术相对来说比较陌生,多数人对网络只是耳闻,实际操作层面依然缺乏,因而要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对农村读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计算机检索、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光盘检索、下载及文献处理方法、网络通讯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加强对读者电脑操作能力,文献检索法和技巧的训练,提高读者使用信息网络的意识,使读者尽快掌握数字化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可以采取与当地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对农民分层次进行培训等方式。同时要鼓励读者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掌握技巧的速度和学习的兴趣。
优化信息资源的展现方式,设立专家答疑平台。由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对字面文字的理解缺乏一定的层次和深度,因而在数字化图书馆推行过程中可以将相关信息资源的文字、图形、影像等进行优化组合,尽量做到简单易懂。在用户互动界面方面,改变数字资源的检索模式,建立友好型人机互动界面,简化操作流程。同时设立定期专家答疑平台,对有疑问的用户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二)不能忽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在数字化图书馆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复浪费的问题,对于许多信息资源,不同的数字图书馆都在自己扫描,忽视了数字信息资源产品结构高规模经济的特性,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同时也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不是长久之计。另外,在与大型数据库合作,购买信息资源的时候,全盘接受,购买的无效信息资源太多。大量信息资源内容深奥,同时与农业建设本身及农民生活无关,导致兴趣缺乏。
实行总分馆的模式,构建层次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总分馆制作为图书馆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更多的优质服务,能够产生卓有成效的资源共享效益。数字图书馆的推行,可以参考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乡村为基层网点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不但能够避免基层网点的重复建设,同时也能涵盖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尽量做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结合当地特色,构建特色化信息共享平台。基层数字化图书馆的引进,必须要结合当地的特色经济和人文风格文化,才能起到最大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推行数字图书馆时,根据不同的人文特点、服务对象有重点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如以茶产品为主的地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则以茶技术、茶文化的资料为主,其他资料为辅。在与大型数据库合作时,实行区域特色相关的信息资源购买和其他资源引用频率收费相结合的合作方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三)必须要重视人的作用
目前就我国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素质上看,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数字图书馆推向乡镇、农村地区面临的人员问题将更为严峻。一是乡村图书馆员整体素质相对市区水平偏低;二是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在农村的进一步推进和良性发展离不开熟悉网络知识、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分析与开发、网络设计与管理,高效的再学习能力,甚至懂得外文专业术语以及相关教育理论的高素质图书馆员。同时图书馆员也需要由传统的文献服务工作人员向使用户最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信息导航员”、“咨询专家”的角色转变。
四、结束语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图书馆的推行在促进全民族素质提高上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为农村提供更快速、更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数字图书馆的推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更需要正确对待,以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琳.从资源共享看黑龙江地方特色文献的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1).
2、孙龙村.农村数字图书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6(231).
3、林平.数字化图书馆问题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华颖.试论我国数字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得作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11).
5、谢文勇.浅议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得遗留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3).
做好新时期乡村电影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贯彻落实党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乡村先进文化,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在推行乡村电影放映工程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通过以钱养事方式,落实了一些公益电影放映场次,但总场次安排较少,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广大农民群众对电影的需求,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乡村电影工作,推进乡村电影事业的发展。
二、乡村电影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乡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深化乡村电影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放映主体和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乡村电影放映的规模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目标任务:逐步完善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电影放映新主体,推广乡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提高放映质量,加强乡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建立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开拓乡村电影市场,推动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免费放映和有偿放映相结合,胶片放映和数字放映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字放映过渡,不断扩大乡村电影覆盖面。年,市力争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三、加强乡村电影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和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电影放映场所条件。
二推进乡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广乡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电影工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按《公司法》组建市新乡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公司根据实际下设若干支放映队,负责乡村数字电影的放映工作。
三落实乡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扶持政策。据测算,市乡村数字电影每场放映成本平均为150元,除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乡村数字电影给予补助外,市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贴。实行补贴的数字电影放映场次,放映队不得再向村和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乡村电影工作,将其列入议事日程,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文化、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以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点,政府扶持和市场服务相协调的乡村电影放映新体系。
【关键词】:社会教育 民间团体 近代农村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
平教会对农民的教育观认为,不仅仅是要对农民普及、实施作为完整人的国民教育,而是通过农民教育从总体上推进乡村建设,从改造农村着手来改造社会。正如晏阳初而言“觉得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三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要把农民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的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的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的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真正复兴之一日”,“启发农民的智慧,也就是造人。造人必须有造人的教育。中国数十年来的所谓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东抄西袭,不合国情,不切需要,所以不会有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不能完成造人的使命。”因而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谋出路,以促进社会的改造。1933年平教会起草的《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中认为,中国乡村有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在这几点缺点之下,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应当以教育作为手段和途径,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三大教学方式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以救穷、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这样乡村教育才能实现,农村及全社会的改进才有希望。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在乡村教育实施方面,平教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其扫盲识字运动闻名中外。
中华平民教育会首先在定县翟城村的实验,实验内容极其广泛,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社会习俗,无所不包。其宗旨为“除文盲,作新民”。除文盲就是使12~15岁的不识字男女都能运用日常生活文字,成为有用的人才。设立识字班,编写课本《农民千字课》,针对80%以上文盲的情况,提出以学校教育为主,集中扫盲,办平民学校进行识字教育,以翟城村为中心逐步推广到全县。1926年10月~1930年6月,共办了初级、高级平民学校423所,学生10156人,女学生1011名,占总人数的10%。办高级实验学校、儿童班、男女育才学校26个,学生821名,学生年龄从11"48岁,多数为青年。在1927、1929年两次的调查中,第一次文盲率80%,第二次文盲率为67%,这说明在两年的时间内文盲率下降了13%。扫盲成绩显而易见。同时1930年3月平教会成立社会式教育实验所,举办夜灯教学,为失学的儿童、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设立了问字处、图书馆、识字处等,实验区的农民对此交口称赞,并热心参与。
一、总体思路和原则
我乡发展地面数字电视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县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公益性为主,坚持面向有线电视网络尚未覆盖的村、社、户,整合现有资源,全面推进无线网络覆盖和终端用户发展,坚持在县文广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行、分级建设的原则。
二、发展目标
通过推动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重点是扩大本乡辖区没有全面开通有线电视的村、组的广播电视节目覆盖。使广播电视节目尽可能早的全面覆盖。按照县上的计划安排,2013年我乡主要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终端用户600户。
三、资费标准乡村数字化升级源代码
我乡严格执行市、县制定的地面数字电视建设管理收费标准。
(一)材料费:每户收100元的安装调试费,给一副接收天线及馈线,一张价值45元的用户智能卡。
(二)押金:用户安装后交接收机顶盒押金150元。如不想继续使用退还机顶盒、智能卡的同时,扣除折旧费(5年折完),且机顶盒、智能卡没有损坏退还押金。如机顶盒、智能卡有损坏从押金里扣除维修费,退还剩余押金。
(三)维护费:地面数字电视是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的补充,采取公益性和有偿相结合的方式运行,为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每户每月需缴纳10元的维护费,全年120元/户。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职责
乡成立地面数字电视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广电网络公司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建设受委托单位要切实负责全乡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运行、管理维护,指导用户收看好电视。宣传文化中心要做好宣传、协调、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党政办、大调解中心、派出所、电力电信等单位部门要从不同角度支持保障地面数字建设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
推进全乡地面数字电视建设,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基层群众利益,全乡上下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深入宣传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目的意义。各级干部要积极向广大用户宣传地面数字电视建设的相关知识、政策、发展优势,解答群众疑问,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同。
(三)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分布推进稳步实施。
按照县广电部门确定目标,结合“十二五”村村通规划、文化阵地建设、传媒工程建设,科学制定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我乡,用户分散的实际,我们采取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由近及远的办法推进发展。
论文关键词:社会教育 民间团体 近代农村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中国社会早已存在。清末简易学堂的建立,图书馆、博物馆的兴办,《圣谕广训》、(劝善要言)的宣讲,广义上均属社会教育。i901年四川江津县张鹿秋设农业夜课,以新法启迪附近农民。河北省高阳县王玉斌设初等小学,男女并收,以教育农民ⅲ。但现代意义的社会教育的提出,则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事情。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于教育部中设社会教育司,在地方设公众补习学校、半日学校,以实施社会教育,提高民众的素质。社会教育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近代的民间团体在发展社会教育尤其是农村的社会教育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北方大批农民被协约国招募到欧洲做工。当时在外的留学生鉴于华工知识浅薄,办理了华工教育,颇见成效。大战结束后,主持华工的教育领袖比如晏阳初、陶行之等回国,创办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提倡“除文盲,做新人”办起了平民教育。从此,打开了对农民实施社会教育的大门。从1925年开始,以后逐渐形成了乡村教育的浪潮,到30年代末达到高潮,抗战结束后走入低谷。乡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本土化的加强。他们在发展农村初等教育、扫盲教育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为今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乡村教育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虽然乡村教育的倡导者们有着各自的立场、目的,但他们有一致的共识:即农村是一个整体,要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愚昧的问题,教育必须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各种乡村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以教育为枢纽,这样,使得教育改革本身进一步深化,产生了中国的乡村教育理论,诸如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论等,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倡导者们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实验的影响,都从实验入手,从1925年起纷纷建立农村教育实验区,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至1935年,各种实验区已有193处,遍及全国各地,这些实验区使乡村教育不仅在思想上得到广泛的提倡,更主要的是在实践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涌现出各种教育思潮中,平民主义教育思潮便是潮流之一。蔡元培曾把社会的不平等归结为教育的不平等,他认为普及平民教育是改变这种教育状况的唯一办法,主张除正规学校外,应大力提倡平民教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美国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平民教育的参加者很复杂,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此平民教育的目的也各有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讲,他们都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要求打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有钱人独霸教育权的局面。许多教育团体、教育家们开展了各种革新教育的实验,特别是在全国开展的种种平民教育运动推动了教育在民间的普及。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实验区是北方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北京成立。平教会根据前几年在城市开展平民教育和识字运动的实践,进一步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中国以农立国,绝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农村,而中国的农村经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处于萎缩、停滞、落后的状况,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社会的改革就没有希望。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村生活和稳定社会。从这一点出发,平民教育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乡村平民教育成为平教会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1926年10月在河北定县以翟城村为试点,开展以村为单位的平民教育实验。1930年成立定县实验区,推广乡村平民教育,从而进一步改进乡村。
平教会对农民的教育观认为,不仅仅是要对农民普及、实施作为完整人的国民教育,而是通过农民教育从总体上推进乡村建设,从改造农村着手来改造社会。正如晏阳初而言“觉得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三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要把农民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的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的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的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真正复兴之一日”,“启发农民的智慧,也就是造人。造人必须有造人的教育。中国数十年来的所谓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东抄西袭,不合国情,不切需要,所以不会有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不能完成造人的使命。”因而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谋出路,以促进社会的改造。1933年平教会起草的《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中认为,中国乡村有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在这几点缺点之下,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应当以教育作为手段和途径,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三大教学方式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以救穷、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这样乡村教育才能实现,农村及全社会的改进才有希望。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在乡村教育实施方面,平教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其扫盲识字运动闻名中外。乡村软件源代码合作伙伴
中华平民教育会首先在定县翟城村的实验,实验内容极其广泛,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社会习俗,无所不包。其宗旨为“除文盲,作新民”。除文盲就是使12~15岁的不识字男女都能运用日常生活文字,成为有用的人才。设立识字班,编写课本《农民千字课》,针对80%以上文盲的情况,提出以学校教育为主,集中扫盲,办平民学校进行识字教育,以翟城村为中心逐步推广到全县。1926年10月~1930年6月,共办了初级、高级平民学校423所,学生10156人,女学生1011名,占总人数的10%。办高级实验学校、儿童班、男女育才学校26个,学生821名,学生年龄从11"48岁,多数为青年。在1927、1929年两次的调查中,第一次文盲率80%,第二次文盲率为67%,这说明在两年的时间内文盲率下降了13%。扫盲成绩显而易见。同时1930年3月平教会成立社会式教育实验所,举办夜灯教学,为失学的儿童、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设立了问字处、图书馆、识字处等,实验区的农民对此交口称赞,并热心参与。
关键词:村落学校;乡土中国;离土中国;农村学校布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离土中国”逐渐替代“乡土中国”成为中国农村当下最显著的事实。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农村自然村落的迅速消减和村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此,村落学校也“被”置于这种新的历史处境的挑战中,因为文字下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迅速诞生,又因为离土中国而被迅速撤并。这浓缩了村落学校的多舛命运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这种局面需要从教育体制外寻求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体制通过内部适时改革担当起应有的社会文化责任。
一、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村落学校历史处境的变迁
这里所谓村落学校,就是指那些坐落在村落中的学校,本文所指主要是小学(村级小学),也包括部分初级中学。而所谓的“村落”,是指在农业社会里,由于地缘的关系,把许多个家庭、家族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群体。它主要指的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村落”不包括高度工商业化的某些农村社区,如沿海小企业发达的农村新镇。村落学校的命运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一)乡土中国:“文字下乡”与村落学校的兴盛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指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上去是乡土性。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的需要。”在他看来,乡土社会是一个用不着文字、面对面的甚至连语言有时候都显得多余的社群。由此,“乡土中国”经费先生提出和界定,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学者的认同,并成为村落学校兴起的最初背景。
乡土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在自身结构的调试过程中酝酿一套自给的意义系统和价值体系,借以维系村民生活和村落运转。“世代继替”“差序格局”“礼俗秩序”便是村落意义系统的行动逻辑。乡土中国田园式悠闲的村落生活与文字的疏离,不利于整个民族现代化素质的提高,而现代化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乡土中国的改造就成为时代使命,“文字下乡”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主题,村落学校由此开始大量诞生。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字下乡”始于清末新学的创设。这种学校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姿态试图渗透到包括村落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当中。这被费孝通概括为“文字下乡”的渗透过程在中国始自19世纪晚期的新学运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政府的“双基”工程,历经一百余年的时间,虽然期间经历种种艰辛和磨难,但现代性教育往下渗透的客观总趋势没变。大体上说,这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合流的“文字下乡”进程,是外来殖民宗教势力、国家政府力量以及民间社会力量磨合、博弈互动下的产物。1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掀起了新的兴学热潮,“普九”运动规模可谓史无前例。无论是20世纪初的“新学运动”,还是20世纪末的“普九”运动,都是主要以政府行为改造乡村社会的教育行动,特别在1949年以后,教育在村落的扩充表现得更纯粹。历经百余年,村落学校终于坐落在乡土社会那并不富裕的土地上。
(二)离土中国:村落学校不得不应对的事实乡村软件源代码常见问题解答
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改革,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工业的快速崛起促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从村落向小城镇和城市流动。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流动表现出三个特点,即规模大,务工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举家且长期脱离农业生产。这致使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82.08%下降到55.1%。
如今,工业化的成果迅速转换成为生产力,日益改变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冲击着乡村生活,同时,农村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促使“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总量不断上升。中国社会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转型,社会结构从“乡土”到“离土”演变。因此,“乡土中国”逐渐被“现代化”吸引,
“离土”成为这个时代乡村社会转型的主旋律。
“离土中国”之下,村落学校遭遇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建设发展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只是过程性的,在笔者看来,更可能是中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次新的历史机遇。
二、“离土”的连锁后果:村落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离土:村落学校不得不由“校”变“点”。但学校整体转型困难
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适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举家流动,使得适龄儿童数量减少幅度更大,而且导致村落学校的在学儿童数量极不稳定,学生“流失”(包括辍学、转学、退学、弃学等)严重,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尤甚。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村落学校在按学生人数拨款办学的制度下已经无法正常按“校”办学。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般都变“校”为“教学点”,缩减教师规模,减少教育经费投入。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原来的学校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适应困难但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加上资源的有限性,又无法留住高水平的教师坚守村落“教学点”,教学质量呈直线下滑之势。如此,“教学点”就日渐失去了对家长及其孩子的吸引力,继续“流失”也就在所难免。如此的不良循环,村落学校只能面临“撤点”的唯一结果,也就意味着它在一个自然村落里的终结。
为应对儿童数量锐减、部分学校资源浪费、教育投入效率不高等问题,我国农村教育应集中资源办学,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采取撤点并校,建立中心校或寄宿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