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一个山区数字乡村的诞生——水竹园村数字乡村建设纪实

发布人:hack357 发布时间:2024-07-30 73 次浏览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建设的结合点,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重要路径。位于鄂西南偏远山区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水竹园村从零起步、自下而上打造出全县首个数字乡村平台,以此为契机争取关注与资源,带动全村实现“后队变前队”,展现了数字技术优化基层治理的可能性以及基层自发探索振兴路径的创造力。

审时度势,在发展方向上勇于探索

水竹园村并非经济实力雄厚、资源禀赋独特的大村,如何在乡村振兴阶段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发展?自2020年起,水竹园村班子广泛调研、研究政策、集体谋划,结合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决心在全县率先尝试数字乡村建设,牵住数字化治理这个“牛鼻子”,解决村域面积大、工作人员少、治理效率低等难题,实现“用管理城市的方法管理农村”。

2021年,以村内通讯市场资源撬动社会资本,着重研发“智慧水务模块”,实现农村供水信息化管理,完成数字乡村从0到1落地;2022年,先后获得县、市委政府关注与支持,借助承办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的机遇,快速完成从1.0到3.0迭代,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起数十个智能化应用场景,开启“数治+智治”乡村治理新模式,实现“一屏观全村,一屏管全村”。

因地制宜,在系统功能上按需定制

在缺乏成熟标准体系的现阶段,数字乡村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能否照搬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模块?对此,水竹园村坚持因地制宜,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效仿,提出“1+2+N”开发理念,以本村百姓和本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为1个开发核心,以“管理城市的手段管理乡村”和“万物皆可联、万物数字化”为2个开发思维,重点研发了智慧水务、关爱老人、森林防火、疫情防控、智慧班车、慢直播等N个面向场景的智能应用。

每个功能模块都是服务村民的实用工具,且可按需进行灵活扩展:针对贴钱管水、饮水安全保障难等问题,“智慧水务模块”借助各家更换的NB-IoT智能物联水表,实现水源控制、水质监测、自动抄表、网上缴费,保障供水管护经费与可持续运营;针对老龄化严重、独居生活不便等问题,“关爱老人模块”通过家用烟雾传感器、一键报警器等感应设备,自动识别水电烟异常使用情况,及时提醒网格员或看护人员给予救助;针对山区森林火灾隐患大等问题,“森林防火模块”借助双光路监控摄像机红外成像,3秒内识别温度与烟雾异常点,及时对火灾隐患发出预警;针对疫情排查压力大等问题,“疫情防控模块”可对来自重点疫区的车辆进行提前布控,借助人物关联图谱查询密接人员。

巧借外力,在项目实施中整合资源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思路,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缺一不可,如何争取并整合多方资源,嫁接到自身发展之木?水竹园村班子积极对接资源,到处“化缘”、“取经”。初期,巧用整村通讯市场资源,与中国电信长阳县分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展数字乡村试点项目,免费获得价值百万的全方位支持,初步完成平台架构和基础信息数字化。

后期,在县委政府引荐下,对接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学习新型信息传输终端和后台建设,水竹园村接地气的系统设计和探索历程再次让技术团队愿意合作开展试点,免费提供数十台水电烟物联网前端感知设备,搭建起物联网感知与分析系统,增加了智能预警和信息反馈等功能,变被动查询为适时预警,变人工分析为智能研判,极大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服务村民的水平。

把握机遇,在整村发展上持续发力乡村信息化软件源代码

在阶段性建成数字乡村后,如何以此为契机带动全村各项工作提档升级,迈上乡村振兴快车道?水竹园村与帮扶单位通力合作,规划出“数字乡村+竹园贡米+精制茶叶+道地药材+清洁能源”综合性产业布局,陆续引回7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两年内增加集体经济11万元,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其中,为擦亮“水竹园大米”名片,已将大米示范基地申报接入央视“直播中国”,计划在数字乡村中增加“产品追溯模块”;为推广数字治理经验,多方争取成为了市委党校专题外训基地。

一个山区数字乡村的诞生——水竹园村数字乡村建设纪实

同时,为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水竹园村以共同缔造活动为抓手,让群众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角,形成了众人事情“众人办”、群众产业“群众帮”、乡风文明“乡亲促”的良好氛围。例如,全村百姓齐心协力整治提升人居环境,两个月内黑化道路、拆除危房、新建最美庭院、打造竹园草堂等环贡米基地文化景观;积极组织集体活动,一周内筹备举办“幸福竹园 共同缔造”大型文艺晚会,全部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新建国网电力爱心超市,利用群众共商管理和积分兑换机制,对积极支持和参与全村发展的予以奖励,增强共同缔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从闭塞落后的传统村落到独树一帜的数字乡村,水竹园村的蜕变不仅带动本村迈上了发展快车道,也为全县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一个优秀样本。在复制推广水竹园模式时,要坚持“综合集成,共建共享”原则,一是加强经验总结,形成操作性强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导意见,着重强调做好成本控制,按需进行阶段性开发;二是加强综合集成,依托并整合农业农村现有数据、应用等信息化资源,开展重点通用场景应用的统一开发,并保留部分系统接口以容纳个性化功能,减少基层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实现资源集约、共建共享式的数字乡村建设。

(通讯员:陈虎 邓诗琦)